勿以善小而不为
时间:2016-07-18 09:29:29    点击数:0

 

勿以善小而不为

外科医师   冯国虎

   关于形象这个问题我认为:一个人的形象需要一个人去塑造、去维护,而一个集体的形象需要集体中每一分子去塑造、去维护。这个形象不是我们可以定位、可以决定的,是通过我们的努力,在第三者眼中所表现出的别人对于我们的认识。

就好比我对咱们医院的认识一样。2006年刚到医院时,我认为这里就是一个只看传染病的专科医院。但是随时间的流逝,在医院工作了一段时间后,认识也逐渐改变,知道了我们其实是一所综合性医院。

作为二院这个集体中的一分子,要做到把医院形象的塑造作为我工作中的一部分,首先要塑造好自己在患者和群体中的形象,努力做到让患者的心目中认为自己是位好医生,医院是一所为患者负责的好医院的总体认识。

我认为,在为别人介绍医院的名字时就应该有意识开始塑造我们二院的形象。就像别人问起我在哪里上班的时候,我都会这样介绍:我在运城市第二医院(市传染病医院)上班,我院有综合科室,收治内科、外科、骨科病人等。这样既突出了我们医院的优势传染病专科,又向社会展示我们向“大专科、大综合”医院发展的目标。

但是这个形象不是我们自己刻意的用三、五天就可以塑造的,是一项很庞大的工程,是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潜移默化的表现出来的一个形象,是通过一件件小事给别人的印象来塑造的。

 好比我刚来咱们医院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一个现象,有些患者来复查时,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买药或是检查的钱不够时,我们的老主任都会主动掏腰包为患者先垫上。本以为这是一个特例,但是随着我在医院工作的时间延长,这个司空见惯的现象已无法引起我的好奇,因为后来我也曾这样做了。

加入这个行列也是有一个小插曲的,那是在四、五年前发生的一件事,一个在我们医院做过脾切除手术的患者,术后半年在运城玩的时候出现腰背部疼痛,B超检查发现有泌尿系结石,需要碎石,当时我们医院不能做,只好给患者打了一支654-2后去了其他医院,但是患者刚走半个小时就回来了,一问原来是钱不够,差三百块钱,他是外县的,在运城没有亲戚,在那个时候我想到了老主任给患者掏钱那个伟大形象,就感觉那个形象闪闪发光,于是掏了三百块钱给了患者,一个小时后患者打电话说是碎石后不疼了就回家了。

    后来那个病人就了无音信了,当时我的工资是680块钱,300块钱就是我半个月工资,那以后的2个月心中是十分后悔,三百块钱就这么没了。半年后慢慢的也不抱什么希望的时候,那个患者回来了,说是不好意思去外地打工了,不在运城,拿的钱一直没有还,当时接钱时我也为自己的小肚鸡肠挺不好意思的,因为我还没有达到老主任的那种对患者完全信任的境界。

这种现象在我院不乏其例,但就是这些普普通通的小事,让我们的形象慢慢的高大起来,达到了我们所努力做到的那样:一个为患者负责的医生,一所为患者负责的医院的形象。

 现在医生的形象在患者的心中是不太光彩,或者可以说是有一点灰暗,这是我们自己的不足造成的,也许就是不经意中说的一句话就在患者心中留下了这个印象,也许是患者在看媒体的的报道的时候看到的一个个例就认为我们都是这样的。

      三国时期刘备曾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刘备去世前给他儿子刘禅的遗诏中的话,劝勉他要进德修业,有所作为。

     所以在形象塑造的问题上我们应该做到:对于我们的形象可以起到正面影响的事情,哪怕是再小我们也要做,而对于我们的形象起到负面影响的事情,就是随地吐口痰也应该杜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