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2018年发布的《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显示,我国患病人数接近1亿人,并仍呈上升趋势。慢阻肺所致的疾病负担严重,是与糖尿病、高血压等量齐观的重大慢性疾病。与慢阻肺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疾病负担极不相称的是低知晓率、低肺功能检查率、低规范治疗率。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将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列为重大行动之一,并提出将肺功能检查纳入40岁及以上人群常规体检内容、研究将慢阻肺病患者健康管理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组织( GOLD )倡议,将每年11月第三周的周三确定为"世界慢阻肺日"。今年11月15日是第22个"世界慢阻肺日",主题是"肺系生命,刻不容缓"。
四、哪些人需要特别警惕慢阻肺?
长期吸烟的人;反复有咳嗽、感染的人;长期有室内污染,如农村地区烧柴火有烟雾的人;工作环境有粉尘、有毒气的人。以上人群发生慢阻肺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出现活动后气促不适,应及时做肺功能检查及诊断,同时避免接触危险因素。
五、如何诊断慢阻肺?
可以先回答几个问题:
1.您是否经常咳嗽?
2.您是否经常咯痰?
3. 您是否经常感觉活动后气短?
4. 您的年龄是否大于四十岁?
5.您现在是否吸烟或您曾经经常吸烟?
如果上述问题中,你有3个或3个以上问题回答“是”,即应到医院找呼吸科医师咨询,肺功能检查对诊断有重要意义。医生会为你进行一次的肺功能检查,即可以确诊。
慢阻肺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任何有呼吸困难、慢性咳嗽或咳痰、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病史和 / 或接触该疾病危险因素史的患者均应考虑慢阻肺。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 FEV1/FVC < 0.70 证实存在持续性的气流受限;另一种诊断是x线或胸部CT,它可以检测肺气肿和肺大疱,并评估大疱的位置和数量。
六、慢阻肺如何治疗?
1、慢阻肺的非药物治疗
1)戒烟戒烟已被明确证明是目前唯一可有效延缓肺功能进行性下降的措施,因此,教育与督导吸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戒烟,并避免暴露于被动吸烟。同时嘱患者尽量避免粉尘、烟雾及有害气体吸入。
2)疫苗流感疫苗可以减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降低死亡率。可每年给予1次(秋季)或2次(秋,冬季)注射。此外秋冬季时注意保暖,防止受凉,注意通风,避免呼吸道感染。
3)康复治疗各阶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均可从康复治疗中获益,可有效减轻呼吸困难程度,改善活动耐量和生活质量。有效的肺康复治疗计划的最短时间为6周 ,并且康复时间越长,获益越大。
4)家庭氧疗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应进行长期氧疗,每日吸氧15小时以上。
患者平时可进行科学的呼吸运动,改善通气功能。①腹式呼吸:可采用卧位、坐位、立位练习,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内收,每次 10-15分钟,每日2-3次或更多。②缩唇呼吸:闭口经鼻吸气,缩唇做吹口哨样缓慢呼气4-6秒,使肺内气体尽量呼出。
2、慢阻肺的药物治疗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药物包括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等。首选吸入治疗,短期按需应用可缓解症状,长期规律应用可预防和减轻症状,增加运动耐量。需要为患者选择更加简易的吸入装置,加强患者教育,减少不正确使用吸入装置的现象,还可以通过减少剂量频率来简化给药方案来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文:潘朝霞
编辑:赵珺 刘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