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份,运城市第二医院举办第25届病毒性肝炎和肝病新进展研讨会。组织举办病毒性肝炎和肝病新进展研讨会、肝病健康大讲堂等已成为运城市第二医院每年的常态活动,并且已经坚持了十余年(记者 景冬波 摄)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检测治疗肝炎。”
众所周知,病毒性肝炎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在中国,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包括:经消化道传播的甲型肝炎、戊型肝炎和经血液、母婴和性传播的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健康意识的增强,脂肪性肝病、药物性肝炎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发病率及检出率已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
作为全国肝胆病防治技术示范基地的运城市第二医院,是运城市最大的肝病诊疗基地,多年来一直坚持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发挥其专业特色优势,在不断优化检测策略、规范治疗管理、广泛宣传教育等方面积极探索,为推动运城市肝炎防治工作,推动健康运城建设作出了贡献。
聚力专业发展 打造“金标准”
更新专业设备,提升硬件支撑。一个优秀的诊疗团队,离不开专业检测手段的支撑。该院根据肝病学科特点,围绕重点专科配备有美国16排螺旋CT、1.5T核磁共振、GE彩色多普勒、美国BECKMAN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高精度PCR荧光定量仪、超声肝硬化检测仪、奥林帕氏电子胃镜、血液净化及人工肝支持系统、FSCIZIY—A型腹水超滤治疗仪、肝病治疗仪、ECLIPSE50i显微镜和图像处理系统等专科先进设备,使肝病诊治硬件达到了全项目、前沿化的覆盖。近年来利用人工肝支持技术拯救了近百名肝衰竭患者的生命。
细化检验项目,打造专业品牌。为发展专科优势,更好服务于广大患者,该院对肝病检验项目进一步细化强化。检验科开展高精度乙肝及丙肝病毒定量检测、基因分型检测、抗病毒药物耐药位点检测、乙肝五项定量检测、肝纤维化系列检测、自免肝系列等检测。为保证检测的精准性和专业性,给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依据,该院不惜成本,应用罗氏电化学发光法进行乙肝五项定量检测,充分凸显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同时,该院高精度病毒检测达到了与全国一流医院同步的精准水平,基因分型与耐药检测更保证了精准检测基础上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精准治疗方案,肝穿活检+免疫组化更是为疑难患者的诊疗提供了路径。
硬件的升级提升和检验的细化强化,保证了该院肝病的检查、检验和诊疗水平与国际接轨,与国内一流医院同步,为肝病患者的确诊和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科学研究搭建了良好平台。
规范治疗管理 提高治疗效果
制定临床路径,强化规范治疗。在肝病的诊疗中,市二院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最新研究成果,以亚太肝病指南、欧肝会肝病指南、美国肝病指南等最新权威指南、2015年版慢性乙肝防治指南及2016年感染病诊疗指南为蓝本,为患者提供最前沿、最规范的诊疗措施,目前制定相关临床路径7种,入径率超过30%。加强病毒性肝炎的规范化诊疗,根据患者病毒性肝炎类型、临床阶段严格掌握治疗适应证,科学规范使用抗病毒药物。加强病情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科学筛查疾病进展快、纤维化趋向明显、病情严重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个性化地针对实施抗病毒治疗,持续扩大抗病毒治疗覆盖面。积极推进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工作,稳步提升抗病毒治疗率和治愈率。加强患者管理和依从性教育,为患者及家属规范提供健康咨询和健康教育服务,指导患者避免酗酒、吸烟、过度不合理用药等可加重肝脏损害的行为,减少肝硬化和肝癌及相关死亡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对接医疗前沿,加强人才培养。2014年,市二院被确定为全国首批20家(山西省唯一)“中国干扰素临床实践基地”。同时,该院3名专家被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聘为相关专家,肝病科9名专家当选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肝病医学部“全国肝胆病咨询专家”。这些荣誉的获得,标志着运城市在肝病治疗领域迈上一个新台阶,广大的肝病患者通过该临床基地将获得更科学、规范的治疗。注重人才培养,鼓励青年通过各种途径提升专业技术。2015年该院优秀青年医师薛瑞霞被选为“中美肝病联合转化医学研究人才培养项目”第二批学者,赴美国费城Blumberg研究所进行为期半年的学习交流。同时,该院在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规划方面也毫不放松,尤其对青年一代倾注了大量心血,每年派送优秀医师赴上级医疗机构进修学习,使得学科人才济济,专业梯队初步形成。该院肝病学科现有硕士研究生3人,正高职称7人,副高职称7人,中级职称25人,是运城市目前肝炎诊疗队伍的主力军。
组织学术交流,开展学科研究。在学科建设方面,该院广泛进行学术交流,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目前已是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肝炎患者教育基地”,全国肝纤维化研究办公室所在地,全国肝胆病防治技术示范基地,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佑安医院、地坛医院协作单位。近年来与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肝病医学部合作,完成了《中国丙型肝炎综合干预及患者费用调查》课题;与北京地坛医院、北京佑安医院合作多项科研课题;多次承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主办运城市病毒性肝炎和肝病新进展研讨会,及时传播本学科前沿进展,推动运城市感染性疾病的研究向国家水平看齐,壮大感染性疾病研究的队伍。在“互联网+时代”,该院与心医国际及中科汉化建立远程信息平台,通过远程会诊、病理诊断、影像诊断、培训等方式,既提高了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又免去了群众长途奔波看病的烦恼。同时,鼓励临床医生利用业余时间通过“肝胆相照”、“诚医肝病”等互联网平台为广大患者提供服务。
积极科普健教 建设健康运城
借助媒体力量,强化传播覆盖面。肝炎主要包括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炎等。其中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在中国发病率比较高,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病因。其实规范的预防和治疗,完全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进展,但由于肝炎患者中普遍存在如下问题:对肝炎的预防和管理认知差,治疗依从性差,医患之间关系紧张,缺乏正确、积极的治疗观念和信心,其中大部分还因为对疾病的认识、经济条件、家庭和心理因素等原因,没有得到持续、规范的诊治。针对这些情况,市二院每年都结合运城市实际情况积极开展针对呵护肝脏及预防和治疗肝病的互动性交流,通过报刊、自媒体、电视台以及院内开展肝病问题征寻、肝病知识“健康大讲堂”宣教活动、肝炎防治知识有奖竞答、填写调查问卷和意见征集等,进行相关健康教育传播与问题解答,提高公众认知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努力消除社会歧视。他们通过内部报刊进行各种肝病科普知识宣传10余次;在运城电视台开展系列肝病科普专题讲座20余次;在《黄河晨报健康周刊》刊登肝病科普知识达百余次;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群聊视频等创新性推送肝病防治知识数百条之多。
首创同伴教育,强化感情支持。宣传疾病相关知识非常重要,但对于患者来说,精神和心理支持同样重要。为建立患者之间相互沟通交流、互相支持帮助的平台,该院每月举办一次患者及家属联谊会,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大家参与活动,了解疾病,战胜疾病。在此基础上,在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的支持下,牵头推出肝炎同伴教育项目,促进乙肝或丙肝患者实施自我管理和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同伴教育项目实施,不仅提高患者对肝炎的认识,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其家庭成员也能够科学、正确地认识疾病,从而帮助患者坚持正规治疗,促使患者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也使社会大众消除对这一群体的歧视,减少影响他们健康的危险因素。同时,也让患者感受到精神和心理上的支持,让他们体会到医院、医生、同伴、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关心和关怀,从而密切医患关系,创建和谐的医疗环境,达到积极接受规范治疗的依从性,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并提高生活质量。
作为运城市肝病诊治的公立卫生机构,运城市第二医院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在肝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上不断努力,不仅获得了“最具社会责任感医院”的“金杯”,更赢得了群众“更担责、更温暖”的良好“口碑”。
最后,友情提示广大肝炎患者:肝炎精准检测监测、规范治疗,就到运城市第二医院;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康复路上找个专科家庭医生,非常重要也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