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陪伴我成长
时间:2016-07-18 12:00:12    点击数:0

 许海霞

 
奉献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困,生病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奉献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看到生命的希望;奉献是飘荡在夜空中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安慰...每个人都有梦想,都有执着的追求,都曾经辛勤付出过,都会有自己的收获。转眼之间,踏入二院已经十七个年头。由当初的懵懂少年成长为一个成熟的白衣天使。也经历了二院的低谷,复苏以及迅速发展。从而在奉献中茁壮成长,在成长中更加快乐!
2003,是让国人刻骨铭心的一年,非典型肺炎疫情肆虐,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我院全体职工相互守望、共同努力,协手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2013.“抗击非典”胜利十周年,十年来我们医院始终坚持“自信忠诚勤奋敬业的二院精神。视病人如亲人。一如既往的服务于患者,十年来,我们医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门诊楼和住院楼拔地而起,宽敞明亮的办公环境。整洁的病房。十年,我们医院在一次次疫情面前经受住考验。而我在一次次奉献中成长为一名更加优秀的白衣天使。
2003,抗击非典战役打响,我作为一名白衣战士不顾生命危险投入到一线。虽说四月的天气不是很热,但是在厚厚防护服下的我们衣服湿的可以拧出水,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脱下的防护手套里的汗水像下雨一样往下滴!护目镜里雾气腾腾,影响着我们的视线,但是凭借着我们医护人员的聪明和精湛的技术。对病人的各项操作都做到一次成功。终于在我们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医院打了一个漂亮的大胜仗,做到0死亡0感染
2005年,乙脑暴发流行,我们科室作为重点科室接受所有乙脑病人的收治工作。虽说它不像非典那样令人发指。但是在对病人的护理过程中融入了护士的汗水与泪水,辛酸与喜悦。烦躁,高热,意识不清。抽搐是乙脑病人的主要症状。记得当时有一位三十多岁的男患者,来时烦躁高热。对我们是又踢又骂。当时气得我们真不想管他,但是医生的职责是我们不管受什么委屈都必须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进行救治。他160多斤。高热时我们一遍遍的为他温水拭浴,物理降温。间隔两个小时翻身一次以防压伤。一个班下来累的是腰酸背痛。由于劳累,我在上班途中骑车不小心与别人相撞,记得当时顾不得自己的伤痛和撞坏的电动车,只是打电话让老公来处理,自己依然去上班。付出总有回报,在我们的精心护理下,他康复出院,出院时我们问他。还记得怎么骂我们吗?他羞涩的对我们笑笑,说对不起,谢谢你们。一声轻轻的对不起谢谢你。驱走了我们心中所有的委屈和不满。心里反而像喝了蜜一样甜!我们又一次经受了疫情的考验!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技术的革新。要求我们医护人员必须跟上时代的脚步,不断学习新技术新业务,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2007年,我在北京进修学习四个月。自己的业务更上一层楼,人际交往能力得到锻炼。2011年,因工作需要,我被调到呼吸一科工作。在新的环境,新的岗位。我抛开自己是老牌护士应有的虚荣。虚心的向年轻的护士学习新的技术。在工作中遇到不懂得地方及时向唐主任和郭引贤老师请教,或者在家从网上学习相关的业务知识,很快使自己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并成为骨干力量。呼吸科患者以老年病人居多,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要求医护人员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必须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术和抢救流程。记得一次有位病人突然意识不清,我们迅速及时抢救,吸氧建立静脉通路 心电监护 。。。。。各项工作紧张而有条不紊的进行,当时我站在病人床头,观察到病人起伏的胸廓无起伏。马上为病人使用简易呼吸器。1秒 2秒 3秒。。。。。10秒,病人的胸廓起伏了,意识清醒了。家属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又一条鲜活的生命被我们挽回了。在死神面前我们的能力和技术经得住考验!
今年五月,因工作需要我被调往手术室,那是一个和临床截然不同而专业性更强的领域。虽然知道前面的路很艰难!但我有信心把它做好,正如张院长所期望的,为我们二院带领出一支超强的护理团队!
朋友曾经问我,当年参加非典你害怕吗?在传染病区工作你不怕被感染吗?工作中碰到病人的责骂你不觉得委屈吗?上班辛苦吗?。。。。。我说:"害怕是每个人都有的心理状态,但是这是我们的事业,救死扶伤是我们的职责,在这危急的时刻我已经忘记了害怕。想到病人正忍受疾病的折磨我忘记了辛苦与委屈...".这就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参加工作十七年,是一种什么精神支持我一路走来?是什么力量让我有如此的举动?我常想难道完全出于我的职责和梦想吗?不。这是天使之爱!无私,伟大!这是二院精神!博大,精深。不屈不饶!再美妙的语言在她们赤诚的奉献精神和大无畏的勇气面前全都黯然失色!
愿我们的二院明天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