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付出就会有回报
时间:2016-07-18 10:00:30    点击数:0

 大家下午好:
今天要讲二院好故事,我思前想后,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故事。
自从85年毕业到现在,从事临床工作近30年。在这30年的临床工作生涯中,见到各种各样的危重患者无数,比如:肺结核大咯血窒息、肺源性心脏病心衰、呼吸衰竭、结核性脑膜炎脑疝形成等这些都是结核科的常见急症,还有一些少见的如急性肺栓塞,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还有一些不明原因的猝死患者。但是最让我难忘的还是从稷山县医院转来的一位患者,那是2014年的3月23号晚上10:30左右,救护车送来了一位患者,急诊科打电话叫我过去,患者当时的情况是:深度昏迷、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全身呈迟缓性瘫痪、深浅反射全部消失,且瞳孔不等大,根据病人情况目前有脑疝、中枢呼衰、全身瘫痪,几乎呈去皮质状态而且胸部CT显示两肺广泛的结核病灶,且双侧胸水,这无疑是一例危重患者,随时都有生命危险。面对这样的患者,我首先考虑肯定不能收,随后陈院长也来了,我们商量决定不收,建议转上级医院。当时一大堆家属七嘴八舌,有的说赶快走,有的说害怕到不了西安。就在这时年仅20岁的儿子突然跪到我们面前,求我们救救他的父亲,并对我说您放心大胆的救治,后果我们自负,我保证不会找你们医院麻烦的。他真诚的话语,给了我定心丸,我决心尽我最大努力救治这位患者。就这样,我们收治了这位患者,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大胆的尝试,在激素的应用、腰穿脑脊液置换的次数等治疗上,突破了以往结核性脑膜炎的常规疗法….从此后我满脑子都是他的病情,随时到ICU去观察他的病情,发现问题及时与上级领导商量和下级大夫商讨,至入院第4天,气管插管第6天,患者仍无自主呼吸,按常规气管插管一般为48-72小时,最长不能超过1周,再脱不了机,就要考虑气管切开,面对这样的问题,我及时请了外科的邹安良主任、麻醉科的李军主任、内科的原敬斌主任,还有潘朝霞主任,经大家讨论后决定延长气管插管时间。当时主管大夫杨丽娜怀孕5月余,不辞辛苦,也无怨言,对自己的工作尽职尽责。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17天的ICU精心治疗和护理,我们突破了常规,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13天,三次试脱机成功后,于4月9号转入我们普通病房 。我的心稍微放松了些,但后续治疗又是一个挑战,当时我科结脑病人最多收治8人,甘露醇必须要求静脉推注,护士工作量很大,我科护士克服困难,没给护理部要过人。护理小组根据他的病情制订了一套可行的护理方案,病人从说话不清、不知大小便、双下肢肌无力到最后拄着拐杖出院。这些都离不开我科护士辛勤劳动的成果。出院时病人拉着我们的手说我真的不知怎么感谢您们,您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并送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悬壶济世、妙手回春。这正是对我们全体医护人员精神的真实写照。
通过这例患者的就治,我也想了许多,它充分体现了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重症监护室的必要性。在此感谢我们的ICU护士、感谢曾参加会诊的各位同仁、感谢我们科的全体医护人员。我永远坚信只要有付出就有回报。